十月,黄叶洒满院落,初冬的风,终究有点冷,是的,我度过了四十个春秋,一切的过往,犹如一场梦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打打闹闹,四处游荡,恍若昨日,所有的都如此清晰,脑海里反复流淌的记忆,就像讲述别人的故事。当时如此重视的收获和无法承受的挫折,也都不过是片刻的欢愉和落寞,全都沉寝于虚无之中。
站在四十华年的人生路口,似乎人生已看遍,又似乎才刚刚开始,古人诚不欺我也,这就是四十不惑的感触。往后余生,我有几点薄见告知自己,与世界、与自己、与未来当如何相处,聊表感想。
世界纷杂,包罗一切关系,我们一生都处于各种关系之中,一切关系因缘相识,一切关系逐利而行。缘由天定,事由人成,见利忘形,缘分就尽了,舍利成人,则财散人聚也。该来的总会来,该走的拦不住,机关算尽,不如淡然处之,一切随缘。
于己不可有害人之心,不可有贪图之念,缘聚缘散,一切随天,雷霆雨露,俱是天恩。来次逢生,不过一场修行,在这个巨大的修行场,与他人的每次互动和争执,都是见证自性的修行。
你在观察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也在观察你,也许这一切都是自性的映射。人生如梦如幻,应作如是观。故,心怀感恩,能一世为人,生命之中,人来人往,随缘而去,功名利禄,有则珍惜,无则不忧,安贫安富。
对他人之事,不点评,不指责,不恭维,不干涉别人因果,福自己修,祸自己作,福祸本常态,一切且受之。
与自己,一念起,慈悲满怀,一念起,罪恶累累。关注自己的念力,有什么念,就有什么行,有什么行就有什么果,与自己,关键在于修心。
每个人的内心都是由善良、诚实、邪恶、欺骗等各种情绪因素充盈的复合体,所以才需要修。我们天性佛魔一体,哪个人不是一半是佛一半是魔。
多独处,正所谓闲谈不论人非,静坐长思己过,每个人都是双面人。内心真实的你和外在表现的你很难完全一致,独处就是多与自己的内心,也就是灵魂,对对话,别把自己的佛性尘埃厚厚。
外化于行,内化于心,形神同步,内心永远保持独立清醒。我们为什么这么多焦虑、纠结和痛苦,就是因为我们内外没有协同,产生精神内耗,你的内心什么样,这个世界就什么样。
我越来越喜欢孤独的静坐,孤独才能更好的看到自己,孤独也才是人生常态,孤独才是与己相处之道。
与未来,我们从何处来还未知晓,却不得不面对要向何处去。现在显得更为重要,在现世中要尽好每一份责任,演绎好每一个角色,在内心要淡化一切身外之物,以出世之心,行入世之为,当是不二选择。
我与世界和解,我也与自己和解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见山看山,见海观海。一切的繁杂事务,都要尽情去践行职责,一切的得失都随风而去,对于未来,允许一切发生,拥抱变化,做好人生收场。
我执故我在,非执才为执,人生这部书,如此的深奥,有的人百岁不过序篇,有的人弱冠已及半部,一切在于感知,在于觉醒,四十,再出发,一切都是刚刚好。(杨旭)